山里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6章 准备起兵,笙书传,山里听雨,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是那是,老夫明白,只是老夫担心,万一有将士问起来,我军为何要直逼京城,这该如何回答呢?”
对对对,段老头问的不错,咱这是要造反,历史上的造反都要冠以政治方向,并叫响口号,咱这回要叫什么口号为好呢?要说这口号,最触动人们心灵应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吧,不过,他们是农民造反,追求阶层利益的平等,咱这回可是统治集团内部窝里斗啊。
这时,曹文君和程道刊忽然从内院走了出来,曹文君说:
“殿下,适才段帅的话,小女子和程掌柜在后边都听到了,小女子看还是用‘清君侧’这个口号吧,本来圣上已经同意咱们边关十三个州郡取消盐铁官营和放开开矿限制,可这才过了几个月不到,突然又要废除政令。这朝令夕改,让咱们百姓臣民无所适从,分明是圣上旁边有宵小之人在挑拨,所以,咱们用‘清君侧’这句口号,于情于理绝对说得过去。”
她说的有理,咱虽然要造反,但不能直接反了皇帝老儿和大梁国的朝廷,而是揪住一小撮,这样的话,咱的对立面就不会太多。现在皇帝老儿的死没有昭告天下,即使澄如已经登基,但咱拿出皇帝老儿的密旨,说澄如是篡位夺权,这样,咱也是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虽然,最终鹿死谁手,还是靠实力说话,但眼前咱就要昭告天下百姓臣民,咱才是皇帝老儿的真正接班人。
“好,段帅,本王以为‘清君侧’这个口号甚好,现在边关十三个州郡的臣民百姓,对朝廷的某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操弄朝廷政令朝令夕改心怀愤恨,用‘清君侧’的口号去讨逆,可以让百姓臣民认为本王起兵是为了他们说话,他们必定大大的拥护。”
“好,那老夫这就回军营,立刻部署,不出三天,就可起兵。”
段友山走后,高笙书又对程道刊说:
“道刊兄,现在本王再给你的脑袋上加一顶官帽,委任你为讨逆军军需总管将军,全权负责粮草军械等战备物资的制作采购,不得有误。”
程道刊“呵呵”一笑,说:
“都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想不到我这个书生今日要跟着笙书兄走上造反之路,罢罢罢,反正我的万贯家财都是你给的,就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吧。”
“哈哈哈,道刊兄,这哪里是造反,本王是圣上的嫡亲七皇子,如假包换,而且圣上密旨,命本王继承大统。道刊兄。你跟着本王,那是替天行道。”
“好好好,那就替天行道吧,不过我倒有一个要求,你让曹姑娘跟着我一道筹办军粮,如何?她干事真的很干练。”
“哈哈哈,既然道刊兄开口了,那本王就忍痛割爱,让她跟着你吧。”
等程道刊和曹文君离开后,高笙书又问楚中天:
“本王让你叫人教训一下朱千里,造成柳升威、朱互文这些郡守纵容百姓殴打钦差即可,你怎么把人打死了?”
“殿下,那几个大汉没怎么出重手,都是那些围观百姓对朝廷朝令夕改感到愤恨,所以下手就狠了些。哎,这个朱千里嘴巴很硬,可这身子怎么如此不经打呢。”
高笙书只好作罢,他又问去那数千柔然俘虏回归的事,楚中天说:
“属下根据殿下的旨意,去问了那数千蛮夷俘虏,他们倒有三成一千余人愿意留在咱们这边,其余的都交由巴达喀带回去了。属下还根据殿下意思,送了他们一些布匹、粮食种子,他们都是千恩万谢,巴达喀还折箭为誓,说此生再也不会踏上咱们的国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