瑆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1章 科技与信仰,永夜与黎明的距离,瑆韵,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城,这座曾经沐浴在圣光与虔诚祷告中的古老心脏。
如今在蚀渊冰冷的意志下,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钢铁与数据洪流的洗礼。
教皇尤里西斯的死亡,如同抽掉了支撑神殿的最后支柱。
残余的教廷成员,那些侥幸在混沌肆虐和蚀渊炮火下存活的红衣主教、神官们,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与权柄。
他们龟缩在圣城边缘几处未被彻底推倒的古老教堂或附属建筑里,如同躲在历史夹缝中的幽灵。
人力?在惨烈的战斗中消耗殆尽。
财力?随着信仰崩塌和城市毁灭,早已化为乌有。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那个驾驭着钢铁巨兽、掌控着他们无法理解之力的女人。
以绝对的力量和效率,重塑着圣城的每一寸土地。
蚀渊的指令通过无形的数据网络传递下去。
巨大的、轰鸣着高效引擎的全地形工程机甲如同钢铁巨蚁,用液压钳轻易粉碎着倒塌的神殿石柱和断壁残垣。
悬浮的反重力运输平台无声地穿梭,将成吨的建筑废料运走。
又将预制好的高强度合金骨架和闪烁着冷光的能量管道精准投放到指定位置。
原本狭窄曲折、铺满青石板的古老街道被拓宽、拉直,铺设上能吸收动能并传输数据的复合智能路面。
高耸的、覆盖着太阳能收集板和信号阵列的模块化居住塔如同钢铁丛林般拔地而起,取代了低矮的民居和庄严的宗教建筑。
重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对习惯了石雕、蜡烛和圣水的中世纪居民而言,蚀渊带来的科技无异于神迹……或是魔鬼的造物。
恐惧、抗拒、对新事物的茫然充斥着街头巷尾。
但蚀渊的手段直接而高效。
她不需要信仰,只需要秩序。
通过城市重建中无处不在的监控节点和高效运转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她迅速掌握了全城的人口、资源和动向。
信息就是权力,而蚀渊牢牢掌控着信息流的中枢。
反抗的声音?
被精准定位的非致命声波驱散装置或悄无声息出现在家门口的治安机器人会迅速“说服”他们。
生存的需求最终压倒了信仰的疑虑,当冰冷的钢铁提供了温暖、干净的水源、充足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便利时。
沉默的接受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几个月的时间,在钢铁的轰鸣和数据的流淌中飞速流逝。
曾经被混沌蹂躏、被教廷统治的圣城,已然脱胎换骨。
圣洁的穹顶被覆盖着能量护盾的流线型建筑取代,教堂的钟声湮灭在城市中央能量塔低沉的嗡鸣中。
街道上,穿着朴素但整洁制服的人们行色匆匆,手腕上统一佩戴着蚀渊发放的个人终端手环。
这小小的装置,集通讯、身份识别、小额支付、信息查询乃至基础的医疗服务指南于一体。
成为了连接每个居民与这座“新圣城”的唯一纽带。
这里不再有神像供人膜拜,只有蚀渊建立的庞大网络和矗立在城市最高处、如同钢铁王座般的中央控制塔。
圣城,已经从一个信仰凝聚之地,彻底转变为一座独立于整个大陆文明体系之外的孤岛。
一座由冰冷逻辑和钢铁力量驱动的科技城邦。
而它的“神明”与唯一的统治者,便是端坐于中央控制塔核心、俯视着这片钢铁丛林的——蚀渊。
“蚀渊姐姐!怎么样?有没有查出来什么呢?”
中控室厚重的合金大门无声滑开,烛烟轻快的声音打破了室内恒定的、低沉的设备嗡鸣声。
她像一团跳跃的火焰闯了进来,赤红的发丝在顶灯冷白的光线下格外醒目。
蚀渊没有回头。
她依旧坐在那张符合人体工程学、却冰冷得毫无温度的高背指挥椅上,背对着门口。
她的视线穿透面前巨大的、由高强度聚合物构成的落地观景窗,无声地俯瞰着脚下这座属于她的“造物”。
窗外,是钢铁与光影交织的奇观。
悬浮车流在规划好的空中轨道上无声穿梭,拉出流光溢彩的轨迹。
巨大的全息广告牌在摩天大楼表面滚动播放着城市服务信息和蚀渊工业集团的标志。
地面上,高效运作的清洁机器人和巡逻的安保机械单位井然有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