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送去府衙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送去府衙,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必多礼,我还未恭贺你得了院案首。”</p>
王申面带笑意,仿佛是一位和善的长辈。</p>
只是这“院案首”的名头一说出来,衙门口众人均是双眼圆瞪。</p>
院案首!</p>
院试第一名!</p>
眼前这小孩竟然已经是秀才公了?</p>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独自站在府尊大人面前的幼童,只见幼童虽年幼,却是身形如松,即便站在府尊大人面前,也是毫无惧色。</p>
陈砚依旧恭敬:“多亏座师指点,方才有学生今日。学生本该亲自登门道谢,奈何路上遇到匪寇,幸得壮士们挺身而出,将其制服,学生才得以脱险。在座师治理下,东阳府百业俱兴,学生万万不敢耽搁,让歹人逃脱,便匆匆与壮士们一同来了府衙,还望座师莫要见怪。”</p>
一番话让王申心里舒坦。</p>
瞧瞧这学生,年纪不大,却是礼数周全,还要上门拜访他,又夸赞了他的功绩,可见对他是极敬重的。</p>
也不枉自己为了他险些得罪高家。</p>
再看那些土匪,眼底已是阵阵冷意。</p>
出个神童多不易,这些土匪竟敢对其动手,实在是胆儿肥。</p>
今日陈砚若真被这些土匪伤着了,往后那些同僚见面必先嘲讽他给了神童也护不住,叫他以后还怎么抬得起头?</p>
王申道:“土匪作恶多端,竟连秀才公都敢抢,本官必不轻饶!来人,将他们押入大牢,择日严审!”</p>
在土匪们惊惧的目光中,衙役们将挣扎的六人押走。</p>
陈砚静静看着他们离开后,又对王申拱手:“府尊大人,这些壮士冒着被砍杀的风险制服拿刀的匪徒,为东阳府的安宁出了一大份力。”</p>
这是为百姓们讨要赏银了。</p>
王申让人将银子给了众人,由他们自己去分。</p>
真切拿到银子,众人又惊又喜。</p>
竟然真的能用匪徒换钱!</p>
府衙果真说到做到了。</p>
众人赶忙朝着王申拜了又拜,一直到王申领着陈砚一行人进了衙门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p>
那位小小读书郎竟是秀才公!</p>
真是了不得。</p>
那秀才公还一口一个“壮士”喊他们,一点也没瞧不起他们。</p>
虽说“穷秀才富举人”,可一旦考中秀才,就不用服徭役,还可见官不跪,已经跟他们小老百姓不同了,不叫他们一句“刁民”已经不错了,哪里会如这秀才公般为他们讨要赏银?</p>
“这位秀才公往后肯定是位好官!”</p>
进了府衙的陈砚自是不知道外面百姓对他的评价。</p>
此时的他已喝上了府衙的茶。</p>
府衙的茶清香四溢,留有回甘。</p>
王知府询问了些院试的事,得知陈砚要先入府学读几年书,再参加乡试时,颇为赞赏道:“你年纪尚幼,是该好好沉淀一番。”</p>
又对周既白道:“你不足十岁就能中童生,已是难得,切莫因一次不中就颓丧,本官修书一封,你与陈砚一同去府学苦读两年再考院试。”</p>
周既白正认真背陈砚和王知府的闲谈,突然被王知府点名,他一惊,又得知是让他入府学,更是欣喜地站起身,朝着知府深深行了一礼。</p>
王知府又与杨夫子攀谈了几句,才发觉这其貌不扬的老夫子竟博古通今,文采斐然。</p>
心中疑虑,待看到杨夫子的手,瞬间了然,又不免可惜。</p>
若不是身有残疾,这位杨夫子一身才学必能造福一方百姓,可惜如今只能当个教书匠。</p>
不过能教出陈砚与周既白两名学生,也算无憾了。</p>
思索间,耳边响起陈砚的声音:“座师心系百姓,为何只盯水患而不理匪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