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会试3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章 会试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后下车的是李景明,陈砚明显能感觉李景明在发抖。</p>
陈砚沉默片刻,方才对李景明道:“最后一场了,撑住。”</p>
李景明神情舒缓了些,道:“撑得住。”</p>
末了又加一句:“我买了二十两你中会元,你切莫让我的银子打了水漂。”</p>
陈砚道:“你有钱往水里丢,倒不如送给我,我还能记你一份情。”</p>
李景明却道:“你若中不了会元,我只丢二十两,你要丢五百两,还白白错失扬名立万的机会,如此看来还是你更亏。”</p>
陈砚:“还好,我银子多,丢一点也没事。”</p>
想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倒也大可不必,各自管各自吧。</p>
李景明被气笑了。</p>
他总算知道鲁策为何总是用那等眼神看他,原来嘴臭如此讨人嫌。</p>
不过被陈砚这般一激,李景明倒是难得的打起了精神。</p>
陈砚说得对,于别人而言,一次考不中可来第二次第三次,于他李景明而言,机会只有这一次。</p>
一旦此次没中,下次他也就没银子再来京城赴考。</p>
他李景明已经走到今日,无论如何也要熬过这三日。</p>
会试第三场,试策文五题。</p>
天文地理、山川湖海、历史人文、政策时事,皆可化作策问,来对学子进行筛选。</p>
想要答好策问,除了要博览群书,了解朝廷时事,还要懂为官之道。</p>
陈砚在府学时看的藏书不少,再加上入京的路上被王申恶补了两个月的为官之道,自己也专门训练过策问,因此陈砚答题时颇为顺畅。</p>
三日一过,答卷就由弥封官收走。</p>
陈砚将东西收拾好,踏出号房。</p>
沿途走来,发现好几个考生被抬出去。</p>
不少考生满脸菜色,扶着墙而走。</p>
与他们相比,陈砚的状态已经算得上极好。</p>
一来是陈砚为了长个踢球,将身体练好了。</p>
二来就是这虎皮实在挡风,让他躯干始终是暖和的,也就避免受风寒。</p>
陈砚想,会试的苦是真难忍受。</p>
近五千考生,只取二百八十人,不知谁可杏榜闻香。</p>
龙门再开时,身侧传来一道男子的声音:“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p>
一旁之人道:“以柯兄之才,必是好风扶你上青云。”</p>
陈砚侧身看去,就见一二十出头的清秀小生身旁围着几名书生。</p>
不等那小生回应,人群已将其推远,陈砚只能观其洒脱之姿。</p>
此人怕就是江启解元柯同光了,果然自有一番风流。</p>
陈砚顺着人潮走出去,早已等在门外的陈老虎要背他,被陈砚推辞。</p>
他虽累,却远远没到走不动道的地步。</p>
鲁策和徐彰比他状态更差,都是扶着墙出来,李景明却是被抬出来的。</p>
李景明在誊抄完最后一篇策问后,体力不支终于晕倒。</p>
好在杨夫子在靠前就抓了些祛风寒的药,熬好后喂其喝了,让其好好歇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