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御街夸官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御街夸官,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御街夸官
陈砚的耳膜被震得嗡嗡响,四周此起彼伏的声音让他恍惚,仿佛成百上千人围在他耳边,一遍遍地告诉他是,春秋,他一站便是整日,丝毫不敢被困倦所扰。</p>
八年来,他背的书、写的文章俱都化为阶梯,让他可以一步步登高,直到此刻,他成了状元,成为大梁第一个连中三元的文人。</p>
待到声音渐渐小一些,陈砚方才平复下心绪,在众人的注视下出列,立于丹陛石雕升龙巨鳌图前,这便是独占鳌头。</p>
行完礼,他就在御道上静静等候,耳边已响起新一轮的传唱:“第一甲第二名——柯同光!”</p>
江南大才子柯同光位列第二实在不甚有悬念。</p>
陈砚本以为自己不够淡然,待瞧见柯同光慌乱的脚步以及颤抖的身躯,他就觉得自己心态还算不错。</p>
至少他没失态。</p>
“第一甲第三名——于元益!”</p>
会试时,于元益排第九十八名,不成想殿试竟力压其他考生,一跃成探花。</p>
陈砚便想除了文采,怕是长相要占极大的比重。</p>
探花乃是本科的门面担当,必要选个帅气的来担任。</p>
当三十多的于元益出列时,陈砚就明白他错了,于元益纯粹靠的是自身才学,长相上应该是没有半分助益。</p>
辛未科状元、榜眼、探花均已出,接下来便该是二甲。</p>
一甲三人的名字均传唱三遍,到了二甲只传唱一遍,三甲只第一名唱名。</p>
因此想要自己的名字响彻广场,必须在一甲或二甲。</p>
“第二甲第一名——李景明!”</p>
名字一路传下来,李景明整个人都懵了。</p>
他是第四名传胪?</p>
他竟然能考第四名?</p>
李景明第一反应是怀疑,可广场上自己的名字时时提醒他,他就是辛未科传胪。</p>
一时间,他竟不知自己手脚在何处。</p>
好在只有一甲需出列谢恩,二甲三甲并不需,这倒是掩盖了他的失态。</p>
二甲唱名结束,陈砚领着新科进士们行三跪九叩礼,文武百官随礼,天子还宫。</p>
礼毕,传胪大典结束。</p>
礼部尚书胡益双手捧着金榜出宫,张贴于长安左门外,供天下人观阅,以激励天下士子。</p>
沉重的开门声响起,承天门、午门、端门为新科一甲大开。</p>
作为紫禁城大门,午门日常仅天子可出入,便是皇后,也只成婚那日可从午门抬入,此生只此一次。</p>
传胪大典后,新科一甲三鼎可随仪仗从午门正中门洞出宫,以彰显“天子门生”之殊荣。</p>
陈砚此身仅今日这一次可从午门而出,往后便是位极人臣也不可再出入午门。</p>
在伞盖鼓乐下,陈砚沉了沉心神,迈步从午门而出。</p>
高门肃穆,终为他而开。</p>
这便是进士及第的待遇。</p>
待状元郎走出,榜眼与探花方才跟上。</p>
至于身后的二甲三甲,则只可从两侧门洞而出。</p>
出了宫,顺天府尹等官员早在外等候,此时便迎上来,将三人带去换衣簪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