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君臣同乐,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你陈修撰如何会做?莫不是在信口开河吧。</p>

陈砚并不惯着他,直接道:“族里种了几年土芋,我自是吃过这些做法。”</p>

就是从他陈族出来的,他彭逸春还能有什么意见?</p>

彭逸春神情一僵,脸上就带了些不可置信,却依旧扯了个难看的笑脸:“此土芋不是那镇江按察使杨彰呈报上来的?”</p>

与你陈族有何相干。</p>

继而又意味深长道:“这土芋亩产极高,已入了陛下之眼,我等便是有心想要为君分忧,也不可在此时强行攀扯,需为自己考虑。”</p>

其他人一听也就明白了。</p>

土芋之功极大,若想冒领,怕是会触怒龙颜。</p>

而彭逸春就是规劝陈砚莫要少年冒进,不要冒险。</p>

陈砚道:“按察使杨彰管的是一省刑罚,并不亲自种地,这土芋之种必要有出处。”</p>

他虽是要靠着土芋做个顺水人情将焦志行送上首辅之位,却不会真就将功劳彻底让出去。</p>

趁着彭逸春挑事,就将土芋之事挑明。</p>

土芋乃不世大功,从种子到呈现于天子面前,一整条链上的人都有功劳,但他陈族必居首功!</p>

此言一出,整个衙房众翰林皆是目瞪口呆。</p>

土芋乃是陈修撰族里进献的!</p>

“以土芋之功,陈修撰怕是要封侯了!”</p>

不知谁轻轻嘀咕一声,又让众翰林心头大震,再看陈砚的目光与以往已全然不同。</p>

陈砚本就因连中三元,在整个翰林院都是极特殊的存在,众翰林必要高看他一眼。</p>

如今再加上这献种之功,真真是要平步青云了!</p>

陈砚朝着众翰林拱手:“为君父分忧,不敢贪功,此话还望众位切莫再说。”</p>

永安帝的赏赐还没下来,此时若就传出封侯之类的话,一旦入了天子的耳中,怕不是就成了他倒逼天子了。</p>

众翰林反应过来,纷纷笑着称是,只是再对待陈砚时,语气里已多了几分小心。</p>

翰林们虽清贵,然也要为自己的仕途着想。</p>

不能明面上去投靠那些权臣,交好也是可以的,总不能光顾着清高,一辈子在翰林院坐冷板凳。</p>

陈砚身边很快就围了不少翰林贺喜,整个屋子一派喜乐之相,唯独彭逸春是个例外。</p>

彭逸春只觉晴天霹雳。</p>

土芋竟是陈修撰的家族贡献,这翰林院还有谁能挡陈修撰的晋升之路?</p>

彭逸春在一瞬便面如死灰,整个人仿若缩小了许多,在众人的热闹中竟毫无存在感。</p>

衙房内本是一片喜乐,范侍讲却推门而入,不等众人行礼便点了陈砚和另外两人的名:“你们三人随本官一同入宫掌记,边关告急,万不可出差错!”</p>

屋内的喜色被一股紧迫与焦躁取代。</p>

军情要事,容不得半点差错,今日宫中当值掌记一人已是不够,必要多几个方才保稳。</p>

范侍讲所点的三人均是字写得极快,又极少犯错的。</p>

陈砚收拾好笔墨纸张等一应物品后,跟随范侍讲匆匆入了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一灯阑珊

血剑开天

看我来财

人在修真界,吐槽出天地异象

甄文和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上善若无水

队魂

一颗胖桃

同时穿越,我成尊不就是了

特级冰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