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立威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立威,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立威
官员们即便不将灾民当人,那也是放在肚子里的,如今公然嘲讽,定然是不行的。</p>
胡德运当众训斥蔡通判,用词极为辛辣。</p>
堂堂通判,知府的副手,当着众多官员被训斥可谓是颜面尽失。</p>
蔡通判自是愤恨不满,却死死咬牙忍了下来。</p>
可惜陈砚并不愿意就此放过他:“如此就完了吗?”</p>
众人惊诧,不过就是说了那么一句不中听的话,如此落同僚脸面已是结仇了,这陈同知竟还嫌不够?</p>
就连胡德运的脸色都沉了几分:“陈同知,得饶人处且饶人。”</p>
都是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该给的脸面要给,将人得罪狠了,往后想要办事就会处处收到阻挠。一旦失势,那些得罪过的人就会上来狠狠踩上一脚。</p>
可惜这些陈砚全部都不顾忌。</p>
他不得罪蔡通判,办事时蔡通判就不卡他了?</p>
从他来到此地,府衙上上下下都以他为敌。既都是敌人,那还怕什么得罪。</p>
他要做的,就是杀鸡儆猴,让人知道他陈砚就是个疯子,谁敢朝他呲牙,他就咬死不放。</p>
蔡通判既然撞上来了,他正好用此人来立威。</p>
“蔡通判可曾饶过灾民?蔡通判坐于衙房,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有朝廷俸禄养着,哪里知晓灾民没地落脚就会成为流民,成为流氓。我等是食君之禄,可这国库的银两也都是百姓交的赋税,各位都是百姓养着的,蔡通判今日干这等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之事,各位也觉得他无错?”</p>
陈砚这番话可比胡德运训斥蔡通判的话语难听许多,最后还反问众人,惹得众人噤若寒蝉。</p>
这三元公的嘴皮子实在可怕,若与他对上,怕不是他们就成了那不忠不义之辈了。</p>
原先还想帮蔡通判说两句好话的众官员此时恨不能缩成一团。</p>
可惜陈砚并不放过他们,还点上名了:“聂通判以为蔡通判该不该罚?”</p>
蔡通判愤恨怒喝:“陈砚你休要太过分!”</p>
已是直呼大名了。</p>
大梁朝惯例,文人一旦有了字,熟悉之人私下均会以字相称,即便不相熟,也会有代称,若私下直呼其名,无异于骂人。</p>
陈砚转头看向蔡通判:“今日就叫你见识什么叫过分。”</p>
说着,举起拳头对着蔡通判就砸去。</p>
蔡通判大惊,赶忙往胡德运身后躲,丝毫不顾及为官者的气节。</p>
实在也是被打怕了。</p>
这陈砚人不大,力气着实不小,拳头砸下来,他险些以为自己的骨头都要被打断了,哪里还愿意再受他一拳。</p>
胡德运脸色铁青,恨不得将蔡通判直接从身后拽出来。</p>
他一怒之下,只得问陈砚:“你究竟想如何?”</p>
终于说到重点了,陈砚也毫不客气:“蔡通判办事敷衍怠慢,府台大人在今年的考课上要对他下才力不及的评语。”</p>
此言一出,众低头的官员纷纷抬头看向陈砚,眼中满是惊愕。</p>
每年知府都要对下属官员进行考课,一旦写下负面评语,会直接影响官员的仕途。</p>
一旦“才力不及”的评语交上去,蔡通判轻则升迁无望,重则降级,甚至调往闲散衙门坐冷板凳。</p>
陈同知太狠了!</p>
胡德运脸色可谓阴沉如水。</p>
这是直接断了他的人的前程,更何况还是通判如此重要的位置。</p>
在大梁的地方官员体系中,通判虽为知府的副手,实际是归中枢管辖,有监督弹劾知府之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