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绝笔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7章 绝笔,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绝笔
他们却不知,在他们赶到京城之前,另外一人早已夜以继日地赶到京城。</p>
薛正到京城外方才换回飞鱼服,骑马举着令牌狂驰,在城门口单手高举令牌高呼:“锦衣卫办案,尔等不可阻拦!”</p>
那些本要上前拦他的守城卒纷纷后退,看着骏马奔向城内。</p>
……</p>
暖阁里烛火通明。</p>
薛正静静跪在地上,额头贴地,自己的呼吸清晰可闻。</p>
永安帝借着烛火慢慢翻看着账册,脸色晦暗难辨。</p>
待账册看完,永安帝又拆开那些信一一查看,动作极慢,连呼吸都未有变化。</p>
将这些尽数看完,布包里只静静躺着一封信,一封笔迹十分熟悉的信。</p>
信封上只九个字:臣陈砚绝笔敬呈陛下。</p>
永安帝眼珠子终于动了下,拆开信封,只看一眼,心便被触动。</p>
“罪臣松奉府同知陈砚,泣血百拜上奏陛下:臣出身微寒,蒙陛下圣恩钦点三元,又受命于松奉同知,今松奉官商勾结,文武为奸,行走私之实,宁王狼子野心,养私兵于海上,孤城将陷,臣才疏德薄,唯有以死相拖,将其阻挡顷刻……”</p>
永安帝双眼干涩,歇息片刻,方才继续往下看。</p>
“伏念陛下春秋鼎盛,乃中兴之英主也。然庙堂之上有如徐鸿渐等奸臣当道,为一己之私与乱臣贼子勾结走私,置宁淮百姓不顾,置陛下圣恩不顾,置大梁江山于不顾!伏乞陛下念臣犬马微劳,为松奉开海,还渔于民,安辑人心。臣怀远顿首再拜,叩首泣血!”</p>
一信看完,永安帝便觉得喉咙堵塞,竟半晌失言。</p>
良久,永安帝方才压下情绪,平静问薛正:“松奉局势如何?”</p>
薛正并不敢欺瞒天子,将永安局势一一说清。</p>
永安帝终于冷笑:“好一个官商勾结,好一个重臣王爷勾结!”</p>
薛正便知天子动怒了,知晓机会来临,立刻伏首道:“陛下,陈同知为让臣能将此物证送往京城,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松奉上下,怕是性命难保!”</p>
那声音在暖阁内飘荡,仿若一个字一个字往永安帝耳中钻。</p>
宁淮已是铁板一块,文武尽皆与宁王勾结,其中利益输送,怕是半个朝堂都烂了。</p>
他派了多少人去宁淮,或无功而返,或丧命于任上。</p>
陈砚只去不到一年,已将局势彻底摸透,又将罪证送到他面前,他如何能弃之不顾?</p>
这一夜,暖阁的烛火亮至天明。</p>
次日早朝,永安帝入殿,百官叩首,礼毕后,永安帝的目光落在了最前排的徐鸿渐身上。</p>
“来人,给徐爱卿赐座。”</p>
徐鸿渐一如既往地要跪下谢恩,却被永安帝给拦住。</p>
徐鸿渐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便仿若老僧入定。</p>
早朝开始,官员们仪事便又如往常般争论不休。</p>
永安帝静静坐着,一个时辰都未发一言。</p>
直到大臣们吵够了,朝会要如往常般结束时,锦衣卫们却当着众大臣的面,将殿门关上了。</p>
沉重的木板发出“吱吱呀呀”的哀嚎声,把众臣子惊得议论纷纷。</p>
殿门关上,大殿内便暗了许多。</p>
很快就有人提来一个个灯笼,将大殿照亮。</p>
在一众嘈杂声中,永安帝对汪如海道:“将松奉同知陈砚的绝笔给各位爱卿诵读一番。”</p>
一听“绝笔”二字,大殿内众人脸色各不相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