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刘伯温
上善若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刘伯温,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上善若无水,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伯温
吴语区三傻。</p>
除了巾州小蜥蜴之外,苏杭之地几为一体。</p>
薛员外虽是苏州人,可家中产业却是逐渐转移到了杭州来。</p>
一方面是多有海外商船,自杭州湾入靠钱塘。</p>
对于做丝绸茶叶生意的商贾们来说,这边更加便利。</p>
再有就是,历朝历代的传统老套路。</p>
薛员外的靠山快不行了。</p>
苏州城内,上至达鲁花赤,下至胥吏文书,都在磨刀霍霍准备吃他家的肥羊。</p>
薛员外并未坐以待毙,而是花费巨资,搭上了近些年方才重新起势的世侯张氏。</p>
就是张柔这一脉的后人,张天佑与张玉父子一房。</p>
他们重新富贵没几年,也是需要大商贾的投效。</p>
两边算是一拍即合。</p>
薛员外逐渐将自己的生意,乃至于家产家人,分批从苏州转移过来。</p>
这次举办的宴会,实际上的打算,是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之一,嫁给张玉。</p>
虽说他的两个女儿,年龄上比张玉大了不少,可联姻这种事情,主要的是利益捆绑,别的条件都是不值一提。</p>
若是可以,薛员外甚至打算将两个女儿都给嫁过去。</p>
到了宴会这天,杭城内知名的人物几乎都来了。</p>
就连之前被林道扇晕了的忽刺也来了。</p>
这位杭州城的达鲁花赤,不再如往日里那般叫嚣张狂。</p>
低着头,坐在那儿默默的喝着酒。</p>
他甚至都很少动筷子,因为丢了许多牙齿,吃饭都只能是吃一些流食。</p>
“忽刺大人~”</p>
他的色目管家,急匆匆的跑过来,俯身禀报“那个贼子来了!”</p>
双颊明显内陷的忽刺,疑惑抬头说话漏风“水~来了?”</p>
“就是打伤你的那个贼子!”</p>
端着酒杯的忽刺,楞了片刻。</p>
旋即猛然将手里的酒杯砸在了地上,霍然起身“狗!狗!狗!”</p>
色目管家还在疑惑,这等宾客云集之处,哪里来的狗。</p>
好在迅速反应过来,老爷这是说的走走走~~~</p>
与上次在书香小院的宴会一般无二。</p>
身份高贵的客人,都在内堂。</p>
至于那些用来烘托气氛,显示主家宾客如云的普通客人,则是在外间院落里吃席。</p>
“东家。”</p>
施耐庵引着一位头戴方冠,身穿儒袍,黑髯如虬,身高臂长的中年人,来到了林道的面前。</p>
“这位是与我同科中进士的同年刘基,字伯温。”</p>
林道抬首,看了过来。</p>
民间传说之中的刘伯温,能掐会算,精通天文地理甚至对气象学都有研究。</p>
他的传言,甚至被提升到了诸葛武侯的高度。</p>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p>
‘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p>
就连朱元璋,都赞他为‘吾之子房也。’</p>
名气这么大,林道也是久闻大名了。</p>
“请。”</p>
伸手示意他落座。</p>
这等上位者的姿态,让刘伯温心头微微不喜。</p>
他号称能掐会算,可顶天了也就想到了好友施耐庵敢来杭城,却不敢相信明王也敢来。</p>
只当林道是红巾军中的一员大将。</p>
落座之后,刘伯温当先解释“肇瑞兄的书信,我也是最近方才收到。”</p>
“前些时日尚在丹徒教书。”</p>
“来到杭州城,犬子生病高热不退,心中急切并无心思关注外事。”</p>
这番解释,可谓是合情合理。</p>
关心爱子的病情,从而没给回信,完全可以理解。</p>
只是,林道压根不管这些。</p>
他目视刘伯温,干脆询问“你可愿意加入红巾军?”</p>
刘伯温被吓的一抖。</p>
急忙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听了去。</p>
今日的宴会,杭城的官佐几乎都来了。</p>
敢在这等场合里提及红巾军,真的是胆大妄为。</p>
“这位~”</p>
施耐庵没介绍林道的身份,刘基只能是称“兄台,慎言。”</p>
“此地乃是杭城。”</p>
“在坐皆是朝廷官佐,若是消息传了出去,恐有不忍之事发生。”</p>
林道对此,却是毫不在意。</p>
他自顾自的倒了杯酒“杭城?”</p>
“杭城又如何。”</p>
“莫说是杭城,哪怕是大都,也留不下我。”</p>
“除非真有敏敏特穆尔。”</p>
林道当然不是吹牛,他若是想要一心冲出去,大都也挡不住他的履带。</p>
可若是有赵敏带着一众武林高手阻挡,那就不好说了。</p>
当然,这里可不是倚天屠龙记的世界,林道自是自信十足。</p>
这话说的,刘伯温暗自撇嘴。</p>
他还下意识的看了眼施耐庵。</p>
自己的这位同年,怎么一把年纪了却是感觉不靠谱啊。</p>
这口气可真大!</p>
这杭州城内,府衙与钱塘县三班衙役捕快牢子,巡检司兵马,汉军戍卫军,探马赤军等等。</p>
加起来足有数千之众。</p>
就你一个人带着个老头~哦,还有个半大小子,就敢大言不惭。</p>
想到这里,本就不愿意投身红巾军的刘伯温,心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