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马秀英
上善若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七章 马秀英,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上善若无水,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秀英
“明王!”</p>
船靠岸江都,在此等候数日的李善长,急忙上前“出大事了!”</p>
“别慌。”</p>
下船的林道,舒缓了番手脚“天塌不下来。”</p>
天塌了也没事,他能穿越时空跑路。</p>
“是臣失态了。”</p>
李善长平缓了心情,行礼道歉。</p>
码头边上一处茶寮里,林道喝着茶水询问“说吧。”</p>
“是。”</p>
李善长开口言语“明王,元廷宰相脱脱,收买了孙德崖等人,里应外合破了濠州城。”</p>
“郭元帅战死,濠州城被屠。”</p>
林道端着茶碗的手顿住了。</p>
“叛徒!”</p>
“该死!”</p>
林道深恨叛徒,尤其是这种投靠胡虏,出卖自己人的叛徒。</p>
“孙德崖,记住此人,抓住之后杀他全家。”</p>
“是~~~”</p>
原本打算趁着脱脱围城,带兵去断其粮道的计划,随着濠州城破,也随之失去了用处。</p>
现如今,脱脱的动向就成了重点关注目标。</p>
林道干脆询问“脱脱有什么动向?”</p>
“是去汴梁,还是来我们这边?”</p>
此时脱脱的大军,云集于徐州濠州泗州之地。</p>
西进可入颍州,之后直奔汴梁城。</p>
东进的话,只需绕过高邮湖,就能来打林道。</p>
“明王。”</p>
李善长再度言语“脱脱大军并未开拔,正在濠泗之地集中兵马粮草军资。”</p>
“据派去的探子说,远在西域西蕃等地的元廷兵马,都有旗号出现于濠州城外。”</p>
“连营百里,旌旗无数,号称百万。”</p>
李善长看了眼林道“最近高邮府出现了不少元廷探子,想来有可能先来打高邮府。”</p>
没说出口的话是‘你这明王在这里,脱脱必然是要先来打你。’</p>
按照蒙兀人的打仗习惯,都是奔着对方的都城,奔着对方的王去的。</p>
明王是红巾军名义上的共主,自然是要来寻林道。</p>
“百万大军?”</p>
林道对此嗤之以鼻“他把土里的蚯蚓都给挖光,也养不起百万大军来。”</p>
他有经验,深知农耕时代的生产力,压根养不起这种规模的大军。</p>
分散各地屯田,倒是有可能。</p>
类似卫所,跟种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p>
可集中百万大军去打仗?</p>
哪怕是一个人一天只吃两斤饭,那一天就得至少消耗二百万斤的粮食。</p>
这还没算牲畜的消耗。</p>
更大头的,是漫长补给线的消耗,甚至数倍于前线。</p>
北方的中书省等地,社会生产力崩溃,亩产不足二百斤的粮食。</p>
江南的粮食,又被林道切断了运输路线。</p>
元廷压根养不起百万大军。</p>
“撑死了二十多万兵马。”林道分析“强征的民夫应该很多,可民夫能有什么战斗力。”</p>
“脱脱必然来打我这边。”</p>
“不仅仅是明王的身份,更是为了疏通大运河。”</p>
“没有江南的粮食,大都都得成鬼城。”</p>
农耕时代里,粮食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p>
有了粮食,才能有一切。</p>
没了粮食,那一切都将不复存在。</p>
“各部兵马向高邮城集中。”</p>
放下茶碗,林道起身“脱脱到来之前,要尽可能的大练兵。”</p>
李善长下意识的开口“不是应该修缮城池,囤积更多的物资吗?”</p>
瞥他一眼,林道笑笑没说话,径直离开。</p>
守城战,是为了将脱脱吸引过来。</p>
一战重创元廷的有生力量。</p>
失去了足够多的青壮,元廷就成了死狗,等着挨打就行。</p>
至于囤积物资~</p>
林道最不缺的就是物资。</p>
此时的高邮城,愈发热闹起来。</p>
因为林道不收农户的入城税,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众多来自各处村镇的百姓,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入城发卖。</p>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商队。</p>
中土人经商的能力与头脑,从来都不差。</p>
甚至比被吹上天的鱿鱼还要强。</p>
当然,这不包括后世那些裹着商人皮肤的奴隶主们。</p>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商人。</p>
高邮城的商机,不是明王大肆兴建宫殿,生活奢华无度,需要各类奢侈品与美人。</p>
这里的商机,源于老营的军眷们。</p>
林道军中的待遇,是全天下独一份的高。</p>
而且军士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明王承包,不像是某个吃饭要自己掏钱,军服也要自己掏钱的军队。</p>
待在军营之中没什么开销的军士们,发放的薪水自然是落在军眷的手中。</p>
林道发放了大量的金属货币,这就使得军眷们有了充足的消费能力。</p>
有了消费能力,自然就有商人送来商品。</p>
城内的商业繁荣,也是因此而来。</p>
经过对城内官佐胥吏,豪商巨富,地主士绅们的清理,以及新建了许多房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