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府试4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府试4,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府试4
屋子里其他人纷纷惊诧地看向王知府。</p>
众人皆知王知府乃是内敛之人,极少有如此欣喜之时,当即就有人笑着问道:“是何文章能让大人如此欣喜?”</p>
王知府将文章递过去,笑道:“你们且都看看。”</p>
府试虽是王知府一人主考,可诸如师爷之类都会在一旁协助,如赵通判等也会来帮忙阅卷。</p>
以往的知府多是先让手下官员选出上百份好些的文章,自己再斟酌着从中选出五十份。</p>
待到王知府主持府试,虽还让其他人一同阅卷,却要自己将每一份都看一遍,以防因给手下那些官员递字条的太多,将真正有才之士埋没了。</p>
一位师爷看完此文后,笑道:“此答卷条理分明,环环相扣,实在不可多得。</p>
另外一人也道:“此子文风纯朴,隐隐有了大家风范。”</p>
赵通判对这些同僚颇为不耻。</p>
府试虽比县试要难些,也只是小三科,连童生都不是,怎么写出能人人称赞的惊才绝艳的文章?</p>
等文章落入他的手里,赵通判便明白了。</p>
此文的文风与王知府简直如出一辙,就连不少观点也是王知府所秉承的,这些人夸此文,不过是在拍王申的马屁。</p>
不过此文也着实写得不错,辞藻虽不华丽,却于质朴中多了一丝清新之感,非人生阅历丰富者不能写。</p>
“赵通判以为此文如何?”</p>
王知府的声音从主座传来。</p>
今晚已因要留下高修远与王申起了冲突,如今他是万万不好在得罪上峰。</p>
再者,二公子只让高修远中府试,再让陈砚落榜,至于案首是谁,并不在意。</p>
想通此中关节,赵通判恭敬道:“下官以为此文章实在难得,该当案首。”</p>
虽只考了做好了,就算提前点为案首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赵通判不过是迎合王知府的心意卖个好。</p>
哪知王知府并未顺势接下,反道:“还有两场未考,如今便点案首,还是太早了。”</p>
其他人也纷纷道:“可见赵通判对此文的喜爱,竟已迫不及待要点为案首了。”</p>
“赵通判也是性情中人呐。”</p>
赵通判脸上笑着,心里却已经在骂娘。</p>
他不过是迎合王申,如今倒成了他心急,这王申简直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p>
心里再不满,也只能与大家一同笑着揭过。</p>
王知府道:“看看究竟是何人能如此得赵通判赏识。”</p>
等卷面名字漏出来,看到“陈砚”二字时,赵通判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栽倒。</p>
王知府又是“咦”一声,“又是只有九岁?”</p>
再对比周既白的文章,王知府感慨:“九岁便可将文章写得如此老辣,实乃神童!”</p>
旁边一位师爷笑道:“大人,此子正是平兴县有名的陈神童,如今在东阳也是赫赫有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