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破局
江河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破局,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江河大爷,69书吧),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局
登闻鼓立于午门外,一旦被敲响,监鼓官需立即受理并上报天子。</p>
彼时永安帝与各位大臣正上早朝,听到“陈砚”其名时,眸光沉了沉。</p>
眸光落在底下一众大臣身上:“登闻鼓既敲响,想必有大冤屈,各位爱卿就与朕一同听上一听。”</p>
朝中大臣们均是眼观鼻,鼻观心。</p>
能立于朝堂之上,均是老谋深算,并不会因小小登闻鼓而有丝毫情绪起伏。</p>
很快,一个少年郎被带到大殿之上。</p>
众人只需往此人身上扫一眼,就知是此次进京赶考的举子。</p>
待那少年自称“陈砚”,坐在群臣之前的徐鸿渐眼角余光终于扫了一眼。</p>
高坚信中所言就是此子了。</p>
竟敢在早朝时敲登闻鼓,果然胆大。</p>
徐鸿渐依旧眼观鼻,鼻观心,并不真正看向那少年郎。</p>
倒是清流一派神情多了几分慌乱,不少人眼角余光都落在陈砚身上。</p>
永安帝威严的声音传下来:“你有何冤屈?”</p>
陈砚跪在地上,双手撑着地面,眼角余光只能瞥见天子的鞋子。</p>
陈砚将头埋得更低,朗声道:“臣状告次辅焦志行焦大人不顾大梁律法,私自延误放榜,延误科举大事!”</p>
举人乃是士阶级,面对天子时也该以臣子自称。</p>
原本闭眼老神在在的徐鸿渐猛然睁开双眼,扭头看向地上的少年郎。</p>
状告焦志行?</p>
大殿上其他人也纷纷侧目,心中尽是错愕。</p>
清流一派更是有些懵。</p>
他敲响登闻鼓是为了放榜被延误之事?</p>
此次科举舞弊案,众人皆知刘定之所换考卷乃是一名为陈砚的考生,得知是陈砚敲响登闻鼓,清流一派就以为陈砚是要状告刘守仁,不成想竟成了状告焦志行。</p>
永安帝也有些意外:“焦阁老乃是你的座师,你告他岂非不尊师重道?”</p>
陈砚底气十足道:“科考乃是为国选才,莫说是学生座师,便是首辅大人延误此事,学生也要为天下学子发声!”</p>
声音在大殿中久久不散,仿若稚子竭尽全力呐喊。</p>
徐鸿渐年纪已大,早就有了耳鸣之症,此刻更是嗡嗡作响。</p>
永安帝眼皮跳了下,问陈砚:“你不知为何延误放榜?”</p>
陈砚理直气壮:“臣虽不知发生何事,然会试干系重大,不可有丝毫懈怠,自是要按时放榜。”</p>
朝堂并未公开宣布有科举舞弊,一切不过是传的小道消息,他一个小小举人如何能知晓这等秘案,反正就一项:他要为国发声,要为考生发声,要维系科考制度的规范。</p>
他就要当这敲鼓人,要在天子与所有大臣面前露脸。</p>
谁敢再截杀他,谁就是此次科举舞弊案背后主使。</p>
你徐鸿渐不是藏得好吗?</p>
如今究竟是继续藏起来,还是不惜冒着暴露的风险来杀他陈砚?</p>
徐鸿渐敢以自己全部身家,以整个徐门的势力为筹码,就为了杀死他一个小小的举人?</p>
大殿之上少年的声音绕梁多时,久久不散。</p>
上首的永安帝眉头一跳,静静看着跪在底下的陈砚,一时不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